亚搏手机版app下载-沙特减少对华石油出口,美国也要断供?逼着中国买俄石油,更划算

亚搏手机版app下载-沙特减少对华石油出口,美国也要断供?逼着中国买俄石油,更划算
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反华议员卢比奥和斯科特提出法案,要求停止向中国出口石油,他们认为,美国如今的石油价格已经翻倍,买一加仑石油要花5美元以上,应当多为本国消费者考虑。但实际上,中国并不是美国石油的主要出口对象。5月末,美国石油出口高达980万桶,其中中国仅仅购买了60万桶。
不卖石油给中国,对于美国而言并不能降低国内油价,对中国而言也并不影响石油供求平衡。
实际上不仅美国要减少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沙特方面也表示将减少对中国的石油供应。在上周,沙特阿美就透露,将减少七月份对中国的石油供给,这将会使对华原油供应量低于原合同的规定量。不过沙特降低对华石油出口量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沙特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石油的头号供应商,此次沙特降低对华石油出口,有助于中国调整石油进口结构,增大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例。而沙特则可以将削减的石油出口份额以高价卖给缺乏石油供给的日韩、欧盟,以换取更多的利润。
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维持在110-120美元的高位,而俄罗斯受到西方禁油令的影响,石油价格已经降低到了80美元左右。沙特和美国减少对华出口,正是中国大量从俄罗斯进口廉价石油的好机会。断供对中国的石油,逼着中国去买俄罗斯石油,其实对中国更划算。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禁油令,导致俄罗斯石油价格走低,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只能将石油以低价卖给印度等国。而中国如果能大笔购买俄罗斯石油,无疑能为俄罗斯石油找到更好的销路,以缓解现在俄罗斯国内经济面临的窘境。
而这次能源价格波动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欧盟,原本欧盟可以购买大量的俄罗斯石油,但因为禁油令,欧盟现在不得去购买昂贵的沙特和美国石油。并且欧盟原有的大批炼油设备只能对俄罗斯石油进行加工,并不适合用于页岩油和沙特石油的加工,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购买炼油设备。能源短缺已经导致了大批欧盟企业停产,对欧盟来说只能硬着头皮砸锅卖铁解决能源问题。
沙特之所以愿意减少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美国近期的连续示好不无关系。美国此前与沙特秘密会谈,表示将会归还红海蒂朗和塞纳菲尔两座岛屿。沙特在此后便同意了减少对中国石油出口,并将石油优先出口欧盟。沙特此时提高原油价格、用减少对华原油出口的方式向欧洲方向出口更多原油,显然是看上了欧盟这种“求着上门出高价”的买家,妄图大赚一笔。沙特在把钱赚了的同时,又完成了美国安排的任务,又不得罪俄罗斯和中国,一举多得。
美国此举最终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方面,俄罗斯如果与中国签订了大笔的石油贸易订单,将会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乌克兰战场,这有可能会使俄乌冲突的情况发生重大转变。乌克兰一旦被俄罗斯彻底击败,美国北约东扩的计划也将彻底泡汤,并且北约和美国将几乎彻底丢掉在东欧地区的话语权。美国想方设法限制中国购买石油,结果却帮助普京解了燃眉之急,不得不说是重大的战略失误。
对于中俄双方而言,此举不仅能使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额度大幅度增加,还将促进中俄之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将更加紧密,这对于西方主导的旧世界秩序而言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议员之所以提出对华石油断供的议案,很可能是因为如今西方的经济如果再不加以改变,就势必要陷入崩溃。
一方面,欧盟能源价格已经连续多月上涨率超过30%,直接导致欧盟的通胀率不断上升,在五月,欧盟通胀率成功突破8%,达到了8.1%。
而美国方面则因为与中国在贸易战上大打出手和疫情导致全球产能不足,通胀率也同样远超安全线,高达8.6%。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完全没有起到作用,美国的恶性通胀反而愈演愈烈,以至于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时都公开表示,想要降低对华关税,以缓解美国内部严重的通胀。
而强迫沙特出口石油给欧洲、美联储加息、取消对华关税等行为其实救不了美国和其盟友。
沙特出口石油给欧洲,看似是帮欧洲解决了能源危机,但实际上也导致大量卢布结算的低价石油流向国际市场,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掏高价购买石油,而偷偷购买俄油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将威胁到运行多年的“美元-石油”体系。
而美联储加息收割全世界财富,看似是帮助美国缓解了国内严重的通胀,但其导致其他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将导致全球制造业复苏放缓,让美国在更长的时间内陷入必需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美国降低对华关税,短期内确实能解决商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标志着中美贸易战以美国失败而告终,将极大地威胁到美国赖以维生的霸权地位。虽然美国如今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不得不透支未来以维持现在,但中国依然要保持时刻警惕,预防美国的阴谋,以免美国的政策影响到中国的长远发展。
而美国想要联合沙特给欧盟输送石油,想要逼着中国买俄罗斯石油,这一举动不仅帮普京解了燃眉之急,还能帮中国省一大笔钱,买俄罗斯石油,何乐而不为呢?
Share your comment :